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

完善的教学体系

发布时间:2022-06-08 11:00

以“办真学校!做真教育!当真老师!育真人才!抓真管理!提真分数!”的办学宗旨,以“启迪智慧,崇尚美德”教育理念,培养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;关注每位学生个性发展。经过多年教学研究,形式完善的中考教学体系。

一、采用“目标管理导师制”的教学管理模式

     建立学生目标管理成长档案,通过调研、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“学情”,制定学生提分方案,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,提高学习效率,定期动态分层教学。

 二、复习阶段采用四轮复习模式:

     第—轮:目标是精讲课本,夯实基础。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、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有清晰的认识。此阶段是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阶段。
     第二轮:目标是提升能力,专题授课。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,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、系统的知识网络,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,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。此阶段是突破重、难的阶段
     第三轮:目标是强化能力,模拟训练,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全面训练,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,此阶段是让学生综合应对中考能力的阶段;
     第四轮:目标是查漏补缺,回归教材。梳理课本的知识体系,查漏补缺,是中考前最后冲刺的阶段。落实课本知识,巩固错题分析,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。
    
三、教学上采取“五化”有效教学模式:

    锐化目标、精化知识、强化能力、优化过程、段化成果。
    锐化目标:教学目标的内容要聚焦、清晰,知识点要确立,边缘要清晰,考虑一定要有可检测性,目标表述要清晰,特别是“知识和技能”目标,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。
    精化知识:准确定位,适度拓展,精心筛选,整合提炼,必要时在知识整合过程中,实施二次开发。
    强化能力:课堂教学讲究教学流程,课前计划,预习自学,创设情景、导入课题,呈现内容、精讲导析,重视操练、培养能力;小结重点、布置日练,批改反馈、矫正巩固。课堂注重能力培养,实现学生学习的增长点。
    优化过程:课堂教学讲究运行规律,实施自主学习,先学后教,分层设标,分类达标,重视实践,培养兴趣。注重合作教学、学习环节、知识网络构建以及中考技巧、学习品质教育,突出师生互动,教学相长,激活学生兴趣,增强学生动力,加强学生操练,落实练习达标。。
    段化成果:实施“日练、周训,月考”制度,形式完善的阶段性测试体系,做到“日日清、周周清、月月清”。

四、教学常规落实“五心”教学体系:

    课前精心备课:备课要做到“三个突出”:(1)“三维目标” 突出:教育性目标, 即态度、情感、价值观”目标;基础性目标,即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学科思想和基本运用能力的培养目标;发展性目标,即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。(2)“五备五体现” 突出:备课程标准,体现课程要求;备考纲和教材,领会学考、选考和高考的各知识点要求,体现必考、常考知识的落实与形成过程;备学生,体现学科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衔接;备教法,体现以学生为主体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总要求;备作业,体现作业的针对性、有效性及量的合理性。(3)“两个反思” 突出:对课堂教学环节有效性的反思,对作业批改后反馈问题的反思。
    课中用心规范:课堂实施候考制,讲究规范的课堂礼仪。多方位关注每一学生的专心听课、课堂纪律、积极参与、合作交流、正确反馈等课堂表现,要求精讲多练,确保人人学有所获,培养学科核心素养,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
    课后细心批练:课后作业要精选,编制打分制日练模式;作业批改提倡“五必”:有练必选,有发必收,有收必改,有改必评,有错必纠。
    精心反思教学:1.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。每节课后要及时从教学设计的层次性、知识容量的合理性、教学活动的高参与性、知识操练的针对性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、分析与反思,并有书面反思记载。2.反思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。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,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,归纳错误类型、分析错误原因,立足学生学情确定作业讲评的内容及方法,力争学生二次作业满分(正确订正)。
    公心分析周测、月考:严格按教务处计划的考试安排考试次数。各学科平时考核属于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,不得随意调课进行全年级的统考。要求老师认真命题,保证质量,细心批阅、精心讲解。立足对全体学生负责的宗旨,规范操作程序,规范评审过程,用发展的眼光,客观、公正、公平地对每一位学生作出评价。

上一篇:小班化教学

下一篇:没有了

学校地址:

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大龙驹坞168号(杭州电子科技大学-东岳校区)

  • 钟老师:18158501287(微信同号)
  • 江校长:13754321034(微信同号)
版权所有:浙江远大专修学院慧德校区中复部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4712号-3
  • 预约报名
  • 电话咨询